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参加珠海专题研修班 探索科研能力提升新路径

2025年04月17日 10:27


近日,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刘紫薇、杨英洵赴珠海参加了“2025年高校辅导员科研意识培养与论文写作专题研修班”。本次研修班于4月9日至13日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辅导员代表参与,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科研思维与学术成果转化能力,助力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6343C

聚焦前沿:专家授课助力科研思维突破

研修班课程内容紧扣辅导员工作实际,邀请学界与实务界专家进行专题讲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党委书记李伟东以“问题意识”为核心,强调科研选题应立足实践需求,从学生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炼研究方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华南师范大学王鹏教授则结合政策咨询报告撰写案例,剖析思政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提出“实践→数据→理论→政策”的四步转化逻辑,为辅导员突破成果应用瓶颈提供新思路。  

在论文写作技巧方面,安徽师范大学朱平教授从编辑视角解析了辅导员科研论文的常见问题,指出“选题需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行文应注重逻辑性与规范性”,并结合《高校辅导员学刊》的审稿标准,为学员提供针对性建议。广东省委党校钟飞燕副教授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拆解高质量论文的写作框架,强调“问题导向、数据支撑、理论升华”三位一体的方法论。  

775B4

技术赋能:AI工具与科研思维的融合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研修班特别增设技术应用模块。广东工业大学罗洪盛副教授以“AI工具赋能论文写作”为主题,演示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及语言润色等场景中AI工具的高效应用,同时提醒需警惕学术伦理风险,倡导“技术辅助而非替代”的科研理念。南昌大学胡邦宁副教授则从“事务经验到学术成果”的转化逻辑入手,结合自身“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的实践经验,提出通过建立“工作案例库”和“数据化台账”实现经验的理论化提炼。

7F312

实战演练:导师组精准指导促成果落地

研修班创新设置“科研论文现场点评”环节,由导师组对学员论文进行一对一指导。导师结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经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前沿热点,强调“选题需回应时代命题,如数字化转型中的思政教育创新、青年价值观引领等”。参训学员刘紫薇表示:“导师的精准点评让我意识到论文结构的优化空间,尤其是理论框架与实证数据的衔接逻辑,收获远超预期。”  

本次研修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为辅导员搭建了跨院校交流平台。参训教师杨英洵表示:“培训不仅拓宽了科研视野,更让我掌握了将日常事务转化为学术成果的具体方法,未来将把所学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中,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85997

撰稿、一审:刘紫薇,复审:邓武均,终审:刘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