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含教育部卓越计划班)

2023-10-13

1.专业定位

软件工程专业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10年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正式招收卓越计划班学生;2011年获批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试点专业,2016年在广东省内实现一本专业招生2018年获批招收学术型硕士生(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2022年获批招收工程型专业学位硕士生(依托电子信息专业领域);2018年顺利通过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被评为广东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同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持完成的“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完成的“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些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软件工程专业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品牌专业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本专业立足东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充分适应软件行业、电子商务行业、智能制造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与产业布局,注重从需求分析、总体与详细设计,到实现与测试、维护与管理,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坚持把专业定位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提供能够在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中充当核心力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目标

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面向国家、特别是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测试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应达到如下目标:

1. 能够解决软件及相关领域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能力的工程师或管理者;

2. 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问题的大局意识,能够组织、领导具体应用领域的项目团队;

3. 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重大需求,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工具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4.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履行工程师的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推动软件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3.培养规格

1)学制学分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必须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获得总学分16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4学分(含课内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并取得规定的15学分课外学分方能毕业。

2)毕业要求

    为使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上述核心培养目标,本专业拟在为期4年的本科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软件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能针对具体的软件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软件工程问题;

1.4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软件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对软件特性进行相关测评,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运用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 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2.3 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相关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

3.1掌握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针对软件的功能与性能需求,完成特定单元的设计;

3.3能够进行软件系统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在软件系统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平台和开发适当的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能够理解其局限性并适当改进。

5.1了解软件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

计;

5.3 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6.1 了解软件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软件工程实践的影响;

6.2 能分析和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相关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知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理解软件工程实践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软件工程实践,评价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理解软件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主动与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 能够理解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能够根据团队整体需求去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毕业要求10:沟通: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工程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掌握软件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了解软件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拥有自主的、终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技术理解力,凝练综述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4.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之一的“软件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南部区域的成员单位参与了该虚拟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同时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之一的“计算机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的一个发起单位和主要参与单位,不但开设了思政教研工作坊,开展了集体备课,邀请了有关专家来现场作思政报告,应邀在省内外作思政专题报告,而且还要求每门课程中至少融入3个思政点,并将其明确写入课程教学大纲中。

软件工程专业成立了由本专业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委员会,负责培养目标的制定,成立主要由高校同行、业界、校友、雇主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负责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进行审定。培养目标的制定与修订过程收集、分析与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咨询委员会的建议,也参考了校友、雇主、毕业生的意见。经由课程委员会以及咨询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培养目标,作为制定专业毕业要求的依据,并据此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1)总体框架

理论教学内容与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占学分比例%

支撑的毕业要求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高等数学(C1)、高等数学(C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C、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26

15.85

毕业要求1、2、4、6、8、10

工程基础类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基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践、数据结构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操作系统实践

14

8.54

毕业要求1-5、9

专业基础类课程

计算机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20

12.20

毕业要求1-5、7

专业必修课程

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

9

5.49

毕业要求1-7、10-12

专业限选课程

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A):Web开发入门、Web前端框架、Java Web 应用开发、自动化测试

智能软件开发方向(B):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框架与应用

基础软件方向(C):国产操作系统应用、国产数据库应用开发、鸿蒙应用开发、编译原理

工业数据管理方向(D):工业数据管理基础、数字孪生技术、工业数据采集与集成、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专业限选课共分4个方向,每个方向限选4门课程(12学分)

12

7.32

毕业要求1-5、9、11、12

专业任选课程

算法设计与分析、移动应用开发、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Qt应用程序开发、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开发(从上述课程中至少选修8.5学分)

8.5

5.18

毕业要求1-9、11、12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国际素养英语A1、国际素养英语A2、创业基础、工程伦理、互联网思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体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国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通识教育选修课(6学分)

44.5

27.13

毕业要求6-12


2)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实践、数据结构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实践、计算机网络、软件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模式、软件项目管理

3)集中实践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训练(周)

支撑的毕业要求

军事技能

2

3

毕业要求9

思政课社会实践

2

2

毕业要求6、7

软件工程项目实践

2

2

毕业要求2-5、9-12

软件工程项目实践进阶

2

2

毕业要求2-5、9-12

软件工程综合实训

4

4

毕业要求2-5、9-12

毕业实习

4

4

毕业要求3、7、10-12

毕业设计(论文)

14

14

毕业要求3、6、7,10-12

合计

30

31


5.师资队伍

软件工程专业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工程背景的专任教师队伍。计算机编程类课程教学团队是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承担广东省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多项。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高层次人才4人,所有专任教师均有计算机相关学科背景。

6.专业特色

特色一、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通过足量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强化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在打好编程基础后根据自身兴趣往不同专业方向发展。

   特色二、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培养方式

以实践能力为最终培养目标,为重要核心课程设置课内实验、外加课程设计、配套专题实训、课外实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特色三、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师上门,并以基于真实项目、真实环境、真实流程的团队开发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训,确保毕业时具备的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就业能力无缝对接。

7.培养成效

软件工程专业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向,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近3年来,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奖14项,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大赛、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国数学建模应用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260余项许多同学完成了国家和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课题,部分学生参与了老师承担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有的获得了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有的发表了学术论文。

大部分毕业生在腾讯科技、腾讯音乐娱乐科技、百度在线网络技术、京东尚科信息技术、京东世纪贸易、今日头条科技、字跳网络技术、金山办公软件、金蝶管理软件、深信服科技、奇安信科技、汉王智远科技、紫光云数科技、顺丰科技、依时货拉拉科技、高途教育科技、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富士精工技术、剑心互动娱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平安等名企实现了高端对口就业。2022届毕业生平均基本起薪超过11000元,位居全校第一。据用人单位反映,本专业的毕业生工作积极,特别安心从事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基础较好,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

过硬的就业质量,软件工程专业还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近年来,本专业有数十人被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为研究生,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继续深造。

8.质量保障

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基于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工程认证的要求等通用质量标准,制定了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估的质量标准,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1) 建立了教师全员听课制度,形成了教师互听、督导选听、领导抽听的三维听课体系。

2) 制定了覆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实训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备课、授课、实验指导、作业批改、辅助答疑、学生出勤、课程考核等环节,均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3) 深入产业企业调研,召开校友企业雇主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的需求、企业雇主对毕业生的期望以及校友从事工程项目后对自能力的认知基于这些反馈信息及时修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安排。

4) 成立了专业课程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定期召开课程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会议,每年进行毕业设计实训课程总结,形成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