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应普宁市教育局邀请,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陶铭教授赴普宁市,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代表开展了一场题为《AI大模型赋能教学全流程优化的思考》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普宁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同时进一步深化东莞理工学院与普宁市的校地合作。
聚焦AI技术前沿,赋能基础教育创新
讲座中,陶铭副院长以政策导向与技术演进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AI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他围绕“生成式AI的实践应用”“提示工程在教学场景中的设计策略”以及“AI赋能智慧基础教育的路径探索”三大核心模块展开深入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陶铭副院长展示了AI技术如何优化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并强调了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的重要性。
他指出,生成式AI能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资源生成、智能学情分析等工具支持,而提示工程则是高效调用AI能力的关键。针对基础教育场景,他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探索AI工具的创新应用。
校地合作深化,共育高素质人才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技术分享,更是东莞理工学院与普宁市教育领域深度合作的体现。陶铭副院长在交流中提到,学院近年来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地方教育发展,通过师资培训、课程共建、科技竞赛等形式,助力普宁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撰稿/一审:张云波,复审:邓武均,终审:刘文果)